中国科学院 ARP系统 继续教育网 English 邮箱登录 网站地图
创新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
福建身边好人故事汇(2016年4月)

福建身边好人故事汇(20164月)

洪清山:把帮助他人变成生活习惯

来源:福建文明网发布时间:2016-04-29

  

  洪清山从事出租车驾驶员工作二十五年,没有一起顾客投诉,没有发生一起责任事故;他积极参加高考爱心车、党员模范服务车、义务交警等各项活动,热心助人、无私奉献,深受乘客的好评,先后获2011年海沧区优秀党员、2012年厦门市海沧旅游运输有限公司“的士之星”、2010-2011年厦门市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积极分子等荣誉称号。

  2014年农历大年初三,洪清山同志送病危的陈先生到长庚医院就诊,见陈先生家人忙着搀扶着陈先生,无暇他顾,洪清山同志便主动下车帮忙。当时正是医院“血荒”时期,医院规定患者家属必须先献血,才能到中心血站为患者输血。在帮忙办理入院手续时,洪清山在一旁得知陈先生家属由于个人身体状况无法献血,而此时陈先生已情况危急,他无暇思考自己状态是否适合献血,二话不说挽起袖子,当场替陈先生家属献血400cc。陈先生顺利输血后,他的家属感激涕零,包了1000元红包作为答谢,却被洪清山婉言谢绝,之后他陈先生成了很好的朋友。海峡导报记者想采访并报出此件好人好事,但被洪清山笑着拒绝了。

  也是在2014年的某天下午,洪清山驾车行驶到和通里路段,见不远处有名中年妇女抱着一个10岁左右浑身是血的小男孩在路边拦车,便立即停车询问情况,原来,男孩孤身一人在家时,不慎被自己打碎的玻璃杯扎到手,血流不止。母亲准备带男孩赶往中山医院,可很多出租车路过看见男孩满身是血都拒载了。洪清山同志二话不说,马上帮这位妇女掺扶小男孩上车,并拿了条毛巾为男孩包紧伤口。到医院后,他连车费都没收就下车帮忙,配合医生护士将小男孩送至治疗室。忙完了这一切,洪清山同志便默默的离开了。

  而早在好几年前,洪清山就等红绿灯时听到呼喊声,“有人抢劫!抢金项链啊!”循声看去,有位女士边跑边大声呼救,可周围却并没人施以援手。此时他在距离这位女士不到一百米的红绿灯处路口,绿灯一亮,他马上将车辆靠边停放,奋力追赶抢匪。附近的市民们在他的热心感召下也纷纷加入。追赶几百米后,他一个猛补,和抢匪一起重重摔倒在地上。此时他不顾身上多处挫伤的疼痛,翻身将还在地上痛苦打滚的窃贼死死地压在身下,最后在大家的帮助下将抢匪擒获,并将其扭送派出所。

  洪清山同志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坚守了二十五年,平凡的人,平凡的工作,却坚持做着一些不平凡的事。

 

 

 

黄雪梅:每天为邻居阿婆送饭菜

来源:福建文明网发布时间:2016-04-21

  编者按:黄雪梅,新门社区环卫工,助人为乐。她日复一日地默默行善,坚持为卧床邻居每天送饭菜。20162月荣获福建好人。

  

  黄雪梅,新门社区环卫工,助。她日复一日地默默行善,坚持为卧床邻居每天送饭菜。

  她和众多的“城市美容师”一样为城市的整洁付出辛勤劳动。但鲜为人知的是,她日复一日地默默行善,坚持为卧床邻居每天送饭菜,被赞“最美环卫工”。

  她与老人非亲非故,租房后成邻居。她与她,两个非新非故的人,一个是土生土长的泉州人,一个来自江西鹰潭,缘份让她们成为近邻,两家只隔着一条三五米的小巷道。善心让她们成为亲人,她长期为她端茶送饭。

  她是新门社区的一名环卫工,名叫黄雪梅;她是新门后街的李阿婆,今年92岁了,平日里多无人照料。

  看到老人晚景孤单,每每家里煮点好的,黄雪梅总会给李阿婆送去一份。今年6月份,阿婆不慎摔伤,卧床不起,黄雪梅每天打扫完街道赶回家做好饭后,打的第一碗都是端给阿婆的。

  心疼邻居阿婆,外来环卫工每日送餐。因为放不下心李阿婆,在源和堂打扫卫生的黄雪梅每天都抽空回来一趟。瞧,走进小巷子,她连自家的门都没看一眼,转身就进了李阿婆的小院子,来到李阿婆的房间。

  此时的李阿婆倚靠着床头睡着了,床边放着拐杖,还有一个马桶和一张放着碗筷的小椅子。黄雪梅掀开饭盒的盖,这是她中午做的卤肉饭,还剩一些米饭。

  7年前,黄雪梅跟丈夫从江西鹰潭老家来泉务工,最终当了环卫工的她住到了李阿婆家的对面,两家挨得很近,接触自然也就多了起来。

  “李阿婆人很好,我们刚过来时对我们嘘寒问暖的。前两年李阿婆身体还不错,能自己烧火煮饭,我们看她年纪大了,平日里就帮她捡拾点柴火,如果家里有煮点鱼肉,也会给她送点过去。”黄雪梅介绍,今年农历五月十六,李阿婆走出家门捡拾垃圾时,不慎摔伤,被邻居发现后,大家将她抱回屋里休息,由于身边没人照料,老人不久在屋内又摔了一跤,造成骨折,从此卧床不起。

  “她现在这样没法自己煮饭,年纪这么大了,我看着都心疼。每天中午跟晚上,我们做饭都会给她送一份过来,早上我们夫妻俩都要忙着出门扫地,一般是另一位好心邻居送点粥或馒头过来,有时她也会送午餐跟晚餐给李阿婆吃。”

  远亲不如近邻,被赞“最美环卫工”。92岁高龄的李阿婆并非孤寡老人。李阿婆的丈夫很早就去世了,她一个人拉扯大了三个儿子,眼看着孩子们都成家了,以为可以享福的时候,噩耗接连传来。老人的二儿子和小儿子不幸相继去世,儿媳陆续改嫁,留给她两个孙子。

  如今,李阿婆的这两个孙子都已30多岁了,一个长大后跟随生母,一个则跟老人住在一起。常年在老人身边的孙子小王在一家快递公司上班,每日早出晚归,拼命赚钱养家。此外,老人的大儿子健在,但由于种种往事,加之他自己身体不好,更不用说赡养老母亲了。

  “老人是低保户,每个月有一定的补贴,没病没灾还好,前段时间骨折住院,花了好几万。原本她孙子是想给她做手术的,一是老人家身体吃不肖,二是她真的心疼孙子,怕他负担太大,在医院治疗了半个多月就又回来了。”看到李阿婆晚年凄凉,黄雪梅很难过,她说,她能为老人做的都是举手之劳,真心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来关心下李阿婆。

  联系上老人的孙子小王时,他正在外面送快递,电话里他气喘吁吁地说道:“每次我回家,我奶奶都会跟我说邻居黄大姐又给她送了什么饭菜。都说远亲不如近邻,真的特别感谢黄大姐和邻居阿姨,不然我真的不知道要怎么办。”

  李阿婆是泉州市青年志愿者协会长期帮扶的对象,青协的志愿者们定期会到她家中帮她料理家务,陪她拉拉家常。泉州市青年志愿者协会相关负责人感慨,由于志愿者无法每天到老人家中帮忙,老人的一日三餐主要靠环卫工大姐和邻居老阿姨帮忙提供,他们称黄雪梅为“最美环卫工。”

 

 

 

周甄敢:美于担当坚持巧于用心

来源:福建文明网发布时间:2016-04-18

  编者按:周甄敢,1975.10,北高派出所民警,助人为乐。他视群众如亲人,急群众之所见,帮助群众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赢得群众好评。20162月荣获福建好人。

  

  周甄敢,江西省彭泽县人。曾经,他是一名光荣的人民解放军战士,一名迅速、灵活的侦察兵。从军10年,练就一身过硬的侦查本领,褪下军装,他毅然选择了穿上警服。20086月,调入荔城区北高派出所任社区民警至今,主要分管北高村、高峰村等9个村,服务辖区群众5万多人。

  每当周甄敢走在街上或者出警下乡,总会有村民热情的招呼道:“阿周,今天又下乡啊?进来坐会儿喝杯水吧!”8年来,周甄敢早已和群众打成了一片,外地来的他,也渐渐能够听懂老乡们那曾对他来说艰涩的方言。

  四年前,北高中心小学对面的吴奶奶与小孙子相依为命,眼看孙子幼儿园就要报名了,奶奶急的四处借钱报名。周甄敢知道这一情况后,不仅主动联系学校为小吴退回学费并免除今后所有学费,还多次联系有关单位及公益组织对他进行帮扶、慰问,并将对小吴的帮助常态化,每逢节假日、开学时周甄敢都会上门慰问。吴奶奶逢人便夸“这个客边人真好”!

  20156月,北高镇江边村某鞋厂老板拖欠了农民工工资,引发了农民工的不满并向镇政府聚集。经初步调查,该鞋厂因上家资金链断裂而受影响,已有2个月没有按期支付工人的工资了,白天鞋厂老板不在家,只有晚上偶尔回来。了解情况后,周甄敢每天下班后,蹲点鞋厂老板家附件,找到人后积极做他思想工作,告知其要设身处地为工人着想,并要求必须在24个小时内想尽一切办法解决被拖欠的农民工工资。经过通宵的紧急协调与联系,62日上午,在周甄敢等民警的见证下,该鞋厂全额为百余名务工人员结清工资。

  由于历史遗留原因,北高镇北高群众一直有相当多的孩子未及时申报户口以及外来人口户口缺失等,导致上学难、无法办理医保等诸多问题。针对这个问题,周甄敢深入调查取证,多次与省外多个派出所协调沟通,先后帮助2000多名群众正常申报了户口。“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是周甄敢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周甄敢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辖区群众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难题,早已深入民心,村民也都夸他是“好阿周”。

  在北高镇,周甄敢喜欢管“闲事”,每天都很忙。每年“六一”,周甄敢都会来到辖区学校给孩子们上法制宣传课。当讲到坐摩托车也要戴安全帽时,他就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和示范动作教孩子们如何正确戴安全帽,并把一些安全帽全部送给孩子们当节日礼物,让孩子们开心。江边村前任党支部书记周庆顺曾说,他当村书记三十多年,从没有碰到过与群众关系这么好、与我们村干部走得如此亲近而又乐于助人的片警。

  为岱峰中学的留守儿童们组织‘4点半课堂’,劝投一名诈骗值430万玉石被云南警方上网的历年在逃犯,在涵江区白塘镇成功破获了公安部、省厅两级督办的特大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7年来,周甄敢以破获刑事案件70余起,查处治安案件220余起,抓获在逃人员32名优异成绩回报了组织和辖区群众对他的信任。一桩桩、一件件周甄敢在荔城区北高镇这个边缘派出所基层平凡岗位上的不平凡之举,而成为人们心目中的“最美警察”。

  “只要用心为民办实事,百姓自然就会把你当亲人。”如今,用心的周甄敢最大的体会是:下乡走访时,会有许多认识他的群众热心与其打招呼;在调查案件时,会有许多慕名而来的群众愿意为其带路调查;遇到言语不通的老年人时,会有群众主动担任他的翻译……“在北高待了7年,我真的感觉好亲切,好想再多待1年、几年,甚至一辈子。”言语中周甄敢充满感动。

 

 

 

曾庆根:35年甘于平凡中的奉献

来源:福建文明网发布时间:2016-04-13

  编者按:曾庆根,男,明溪县实验小学教师,敬。他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地做着日复一日的琐碎的平凡的教育教学工作,35年依旧无怨无悔。20162月荣获中国好人。

  

  曾老师当了35年的班主任,他始终相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有一年学校分配给曾老师班里的劳动卫生任务是“冲洗厕所”。学生一听到是冲洗厕所,就极度地不高兴。个个显得怨声载道,极不情愿。他决定亲自带头参加冲洗厕所。开始的时候,学生对老师的行为并没有多大的反应,我们觉得教师参加我们的劳动是理所当然。不过曾老师坚持了一个多星期之后,学生就有所感悟了。孩子们慢慢意识到:老师都能够天天做得到,自己还有什么怨言呢?慢慢地,学生在他的实际行动感化下,逐步地接受了冲厕所的事实,而且做得越来越认真,越来越好!让全校师生都感受到了:现在的厕所比过去要干净了很多……随之也不断有老师传出:曾老师工作认真负责,我们能够上个干净厕所了!

  想方设法吸引学生爱上语文学习,重视上好第一节语文课。上第一节语文入学课时,从来都不急于上语文知识,而是努力去做好几点:一是衣着、体态、语言、仪表、精神状态、知识水平给学生留下良好的印象;二是告诉学生学习语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曾老师上课前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努力给学生塑造良好的第一印象;以饱满热情的精神,用激昂而又具有鼓舞性作用的讲话进入开场白,精心扮演一回能唤起学生语文求知欲、激发学生渴求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首次在思想上感受到、心灵上体验到自己的老师是一位热情奔放、思想活跃、知识丰富、心胸广阔而又具有亲和力、感染力、责任感的好老师。因而学生在思想上并产生了立志要学好语文的想法。学生一旦有了首次的语文学习兴趣,对接下来的语文学习就会起到无限量的推动作用。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胆大好奇的性格特征。语文课堂教学时,尽量采用让学生参与的形式组织教学;尽量让学生做“演员”,教师当“导演”;尽量让学生体验在“玩中学,学中玩”的乐趣,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而且要让好、中、后进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要做到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决不歧视任何一个后进生。尽力营造宽松、和谐、平等、民主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岗敬业,把教书育人当作自己的己任。常言道:“干一行,爱一行。”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曾老师深知:教师要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要有“爱我所爱,无怨无悔”的思想。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把“教书育人”当作自己的己任,才会真正做到爱岗敬业,才能够在“教育”这个舞台上扮演好“教师”这个角色,也才能够创造出最有效的社会价值。我认为我们教师应该把“爱岗敬业”这几个字实实在在地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只有这样才会“既快乐了自己,又幸福了别人”。这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有价值的人生。这样也才不会枉费自己在世上走一回。

 

 

 

李成祥:二十年如一日义务打扫

来源:福建文明网发布时间:2016-04-13

  编者按:他二十年如一日,坚持用自己粗糙的双手每天义务打扫下东村温泉,温暖感动着每一个人,助人为乐。20162月荣获中国好人。

  

  城厢镇下东村地处县城郊区,距县城约3公里路程,与古武高速公路毗邻,省道205线穿境而过,交通极为便利,全村共1728人。村时有一处天然的温泉泉眼,因有治疗皮肤病的效果而“声名远播”,因此每天慕名前来泡澡的人有2000人之多。

  1994年,李成祥老人发现来澡堂的人越来越多,澡堂内的环境无人打扫,于是萌发了义务清洁的念头。于是他就自备扫帚、畚箕等工具,开始了义务打扫澡堂的卫生。此后,打扫澡堂就成为他每天必做的“功课”。

  他每天五点钟起床,洗漱完后就拿起扫把、畚箕等工具就来到澡堂,开始他一天的“日常工作”。每天除了打扫地面,还要清洗澡堂池底以及每周的换水,并把垃圾用畚箕搬到公路边的垃圾桶里。这项工作看似简单,但有时也要花费老人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

  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都有。有一次,一伙在温泉喝醉了酒的小青年把温泉当作游乐园,把玻璃瓶打得天女散花一般,地上、墙根……连澡堂的池子里都有,害的老人忙忙碌碌清扫了一整天。

  几十年来,为了把温泉的地板打扫干净,他已记不清用坏了多少把扫帚。他只知道,每年至少要自掏腰包购买8把扫帚,这么多年来,已经用坏了160多把扫帚。

  随着年龄增长,李大爷身体大不如以前。两年前的一天清晨,天气异常地寒冷,天空还飘着毛毛细雨,本来他可以不去的,可是习以为惯的老人并因此放弃自己的“工作”。由于年事已高,在擦洗澡堂底部和换水时重重地摔了一跤。当时是早晨,泡澡的人还没有到来,老人独自在澡堂里挣扎了好长一段时间,才爬起来。起来后老人得脚崴了,手肘子也摔破了皮,鲜血直淌,但是他顾不得疼痛,只是简单用烟丝处理了下伤口,硬是忍住疼痛,先将澡堂打扫干净才去附近的卫生所检查。

  老伴得知情况后,很是担心,劝李大爷别再费心。子女都劝他不要去干这活动,可老人说:“这活我干了二十年了,习惯了也就不会觉得累了。”还没等伤好,李大爷又扛起了扫帚,回到了这个留给别人清洁,带给自已快乐义务保洁员岗位。

  正是这份守候与细心,几十年下来,李大爷也捡到了不少来温泉洗澡的人不小心丢失的手机、钱包、证件等物品。但无论多珍贵的物品,他都从为之所动,他都要等在温泉,交到失主手上才放心。

  李大爷甘当温泉保洁员行为,悄悄地影响着下东村的老老少少。下东村村民:“他就像是活雷锋,他这个从来没有什么报酬的。好党员了,这个大的年纪还这么勤奋,确实值得我们学习。”面对众人的夸赞,他只是憨厚一笑:“没有什么啊!我只是做了点力所能及的小事;如果我活到一百岁我都会一直打扫这边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