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身边好人故事汇(2016年7月)
卢东升:一个戒毒人民警察的义举
编者按:卢东升,福建省三明司法强制隔离戒毒所生卫科科员,见义勇为。他奋不顾身,用双手托举挽救了一名即将坠楼的4岁小女孩,谱写了一曲见义勇为的动人凯歌。2016年6月荣获中国好人。
2月29日上午,家住福州市仓山区金闽小区的卢思思一家满怀感恩地走进福建省司法厅戒毒管理局,寻找思思的救命恩人。卢东升见义勇为的先进事迹才为人知晓。
事情还得从2月20日说起。那天,适逢周末,卢东升像往常一样,上了半个月班后回到福州仓山金闽社区的家里休息。10点40分左右,他正陪着6岁的女儿在客厅玩耍,楼下突然传来一阵呼救声。他赶忙透过窗户向外望去:只见对面4楼有个大约3、4岁的小女孩上半身被卡在窗户防盗网的缝隙里,下半身悬在半空中大声哭喊着.“危险,这种情况极易造成小孩窒息”,作为从事医务工作的卢东升没有多想,睡衣也没更换就往事发楼层冲。“时间紧迫,要在最短时间采取措施”,小卢边想着救援方式边辨别事故发生的房号,一到4楼房间门口,拼命敲门呼喊,但一直没人应答,家里铁门也被锁死,“怎么办?”,时间紧急,小卢急中生智,立刻又冲到3楼,叫开了门,想从3楼的窗户防盗网爬上去。但是3楼的防盗网逃生小窗也被锁死,钥匙一时找不到,情急之下卢东升用力踹开了逃生小窗户爬了出去。他不顾个人安危。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几乎整个身子探出防盗网,小卢尝试着爬到雨披上去,但是因为雨披是一层薄铁皮制作的,无法受力,卢东升就双脚踮起一手抓着防盗网的铁栏杆,一手想托住小女孩。由于高度不够,无法接触到小女孩。小卢急中生智,将凉台上的拖把攥在手中,利用拖把另一头顶住小女孩的臀部,将小女孩上身尽量托高,防止胸腹部卡住造成窒息。此时,卢东升的母亲也赶到楼下,看着儿子整个身子没有任何的保护措施站在防盗网上,又是担心又是着急,一边擦拭泪水,一边哽咽的喊道“儿子,自己小心点,要坚持住啊。”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卢东升手一刻也没有放松过,紧紧的攥住拖把死命的托住女孩达数十分钟。直到小女孩的家门被破开,其他群众冲进来将小女孩救起。此时卢东升已筋疲力尽,全身颤抖。看到小女孩被安全救起,小卢才缓慢地从防盗网上爬下来。当卢东升走到楼下时,母亲冲上来紧紧的抱住了他,围观的群众都竖起大拇指说:“多亏了这个穿睡衣的小伙子,不然小女孩的生命就危险了”。
事后,卢思思的家属按福州人的传统习俗拿着线面和鸡蛋到卢东升家表示感谢,一再询问工作单位,卢东升坚决不肯说,他对家属说:“你们不要太放在心上,遇到这种事情,谁都会这样做的”。回到单位后,卢东升也没有和领导、同事提起此事。直到2月29日,卢思思家属通过各种渠道,打听到卢东升是一名从事戒毒工作的人民警察,找到了福建省司法厅戒毒局,同事们才知道卢东升见义勇为的先进事迹。
卢东升是福州人,是家中的独子。2012年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到三明司法强制隔离戒毒所工作以来,他克服两地分居、父亲身患严重肝病、女儿年幼等困难,勤恳敬业、尽职尽责。在工作岗位上,卢东升能够认真学习、虚心求教,始终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好每一项工作。在卫生所这个服务戒毒人员、展示民警形象的窗口,他总是用真诚热情服务前来看病就诊的戒毒人员,展示着新时期戒毒人民警察和谐文明执法的良好形象。在面对一些年纪较大、病史较长、健康状况不佳的戒毒人员时,他总是多关心的聊上几句,嘱咐他们在所里要好好的接受戒毒治疗,配合大队民警工作,用一颗家人的心去和他们谈心交流,使就诊的戒毒人员感受到民警浓浓的关爱和温暖。
工作之余,卢东升热心于公益活动,积极传达正能量。在省第二人民医院工作时,卢东升将自己手机号码贴在窗口上,方便患者咨询;到三明所工作后,他利用自身医学专业知识开展义诊活动,免费为社区的老人进行体检、诊疗;积极参与义务献血、卫生清洁等志愿服务活动;主动为关爱基金进行捐款。(“卢思思”为小女孩化名)
福建法制报、三明日报和司法部、福建省司法厅官方网站及省司法厅微信公众平台等都对卢东升见义勇为的义举广为宣传报道。
胡廷枫:成立公益联盟传递正能量
来源:福建文明网发布时间:2016-07-11
编者按:胡廷枫,福州榕城大学生公益联盟发起人,助。时他热心于公益事业,团结大学生举办一系列公益活动,传递社会正能量,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称赞。2016年五月荣获中国好人。
2010年,在福州大学读大二的胡廷枫开始在家教行业进行创业摸索,大学毕业后他成立了福州群升乐大学生家教平台,被称为家教“红娘”,专门帮有家教需求的家长和想兼职的大学生撮合。结合自己大学期间创办的福建大学生公益联盟,他带着大学生志愿者开始边创业边做公益。
2012年暑假,胡廷枫开始尝试名为“乡行唤心”的公益活动,把城市叛逆少年带到农村与留守儿童一起生活,改变叛逆少年,同时帮助留守儿童。2013年暑假,胡廷枫开展了第二季活动,他制定了详细的安排,并从其大学生家教平台拨取了两万余元用于开展活动,并为农村留守儿童购置生活用品,补助贫困儿童。2014年,胡廷枫第3次开展了“乡行唤心”公益活动,他制作的被称为福建版“变形记”的微电影《乡行唤心》在网上传播,微电影讲述了福州3名城市叛逆少年在3名大学生带领下,在福建省屏南县长桥镇与留守儿童一起生活的故事。通过这些活动,唤醒了叛逆少年心灵,关爱帮助留守儿童,共同收获了感恩与成长。
2014年,在胡廷枫的动员和组织下,闽江学院携手福州榕城大学生公益联盟共同开展了“单车常青,心意远行”公益活动,呼吁毕业生捐出旧车,改造成校园公用车,解决废弃自行车问题,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同时,传递了感恩与奉献的公益精神,提高了大学生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对环保的重视。
胡廷枫了解到有许多身处偏僻地方的学校,由于交通不便、通信落后等原因教学设备滞后,没有足够资金添置新书,贫困学生缺乏资源汲取知识。于是他与福建省地税局主办了“图书漂流”活动,组织了大学生志愿者整理图书,将书捐赠给宁德屏南县乡下贫困学生,共整理了图书达3万多册,筛选并录入漂流图书近四百册,总价值人民币8522.98元。将图书送到真正有需要的学生手里,并给他们送去了祝福。
2015年元宵佳节,胡廷枫携手商家共同举办“我们的节日,暖心元宵”公益活动,旨在让每一个想家的人吃上汤圆,不仅邀请了福州各大高校大学生参加包汤圆比赛,还将爱心送到敬老院的老人家跟前,让三百余位大学生度过了一个有意义的节日。唤醒更多大学生对传统节日的重视,并让他们在感受到温暖的同时向更多的人传递爱心与祝福,将温情传递给社会。
除此之外,胡廷枫还致力于各种慈善事业。他积极组织大学生为艾滋病、白血病人募捐;举办爱心支教活动,给农民子弟更多关爱;邀请著名人士开办大学生就业创业讲座,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把握人生方向……
作为90后创业青年,胡廷枫始终保持着一颗积极向上、热爱公益事业的心,凝聚大学生的力量,举办各种公益与慈善活动,他相信当一个人在服务他人的时候,人生不再是毫无意义的,他将会一直投身于公益事业,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