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 ARP系统 继续教育网 English 邮箱登录 网站地图
创新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
福建身边好人故事汇(2016年9月)

福建身边好人故事汇(20169月)

陈华庭:不顾安危成功挽救8人生命

来源:福建文明网发布时间:2016-09-28

  

  20164月,对于石牌镇而言是一段“不平静”的时光。暴雨肆掠,汛期提前,地质灾害隐患揪着每一位村民和全体镇村干部的心;山体崩塌,土石倾斜,人员无一伤亡的奇迹瞬间成了人们茶余饭后必谈的话题。同时,一位名不见传的普通村民开始为人所知,更为人所赞,他就是陈华庭。

  4221730分左右,石牌村村民陈华庭途径仙峰养生温泉度假区之龙泉华苑(A地块)项目工地,发现工地旁地表水厂道路上方的山体不断的有小碎石滚落,凭借其在采石场四年的工作经验,他敏锐地察觉到上方山体存在崩塌的可能性。陈华庭立即对山体状况进行仔细观察,发现山体裂缝增大,已面临马上崩塌的危险。此时正值傍晚用餐时间,工地食堂的阿姨已准备好晚饭,正在等候工地施工人员收工返回食堂用餐,陈华庭深知在此情况下时间就是生命,他不顾山体崩塌的危险,当即奔跑高声呼叫仙峰项目工地项目办公室、职工食堂板房内的人员马上撤离。

  在此危难之时,陈华庭并没有在高声呼喊后及时撤离危险地带,而是在将自己的摩托车骑到工地入口后继续返回现场察看,深怕落下任何一个人。在陈华庭返回到项目工地时,发现1个二十出头的小年轻(项目部工作人员)还在项目办公室埋头玩手机没有撤离,他当即怒斥其马上离开,该小年轻仍然不紧不慢,沉迷于手机娱乐之中。见此情形,陈华庭当机立断,连拖带拽将小年轻带离板房到达安全地带。说时迟,那时快,就在陈华庭和小年轻离开项目工地的瞬间,山体剧烈崩塌,大量巨石、黄土轰然倾泻而下,瞬间地表水厂部分道路、仙峰养生温泉度假区之龙泉华苑(A地块)项目工地的道路、项目三层办公室一侧、职工食堂、配电房等工地现场临时建筑物被巨石砸中,职工食堂、配电房更是被巨大冲力直接冲入河道(根据事发现场人员拍摄的视频看,整个山体崩塌时间为3-5秒)。

  由于陈华庭同志及早预警、措施到位,项目工地相关人员及时撤离,此次突发的地质灾害中没有任何人员伤亡。陈华庭同志在千钧一发之际,能够舍生忘死、义无反顾,成功避免了一起重大地质灾害事故发生,挽救了8人的生命,挽回了16万元的财产损失。他在紧要关头勇敢无畏地挺身而出,不顾个人安危,勇救他人,以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见义勇为、救急救难的精神本质,以一个普通人的不凡之举深深感动我们每一个人。

 

 

 

陈国洪:诠释正能量奋勇救阿婆

来源:福建文明网发布时间:2016-09-26

  

  2016420日,这天中午12时许,上杭法院法警大队辅警陈国洪下了班刚刚回到家中,陈国洪的家位于上杭县临城镇黄竹村,离汀江就百米远。正洗手时突然听到从河岸方向传来一阵阵呼救声,“救命,救命啊,有人落水啦,快来人啊!”原来是本村村民李桂英在河边采茶叶,看到本村村民郭春秀在河边捡废品不慎落入江中不断喊“救命”。

  出事了!陈国洪立即捡起路边一根竹竿,撒腿就往汀江河岸跑去,河岸边的大声呼救。顺着指引陈国洪在汀江中发现了落水者。

  连日的大雨,汀江河水暴涨,混着黄泥,浑浊不堪,陈国洪看到距离河岸七八米的江水中,落水者已经快被大水吞没,剩下头顶在江水中沉浮,手臂正胡乱拍打着湍急的水面,情况十分危急。

  眼看着人被水越冲越远,陈国洪心急如焚,要是被水冲离这区域,湍急的大水会随时将人吞没。陈国洪不敢多想,也不敢耽搁,抓着竹竿穿着衣服便跳入了湍急的汀江水中。

  汀江水流湍急,陈国洪使劲划水,朝落水者游了过去。靠近些,他急中生智,便把手上竹竿朝落水者方向扔去,不过慌乱的落水者并没有抓住扔来的竹竿,竹竿被大水冲走了,陈国洪不敢怠慢,赶紧提速,迅速游到落水者身边,落水者已经没顶,手胡乱拍着水面,陈国洪找到对方的背部,使劲用力一推,这下落水阿婆终于探出了头,喘了几口气。

  “不要怕,我来救你了,不要急。”陈国洪一边安抚阿婆,一边抓住阿婆的衣服,借着水力推着阿婆朝岸边方向游去。

  凶猛的汀江河水,推到了一根竹子,说迟时那时快,洪水中的两人赶紧攀着,争分夺秒休息,但竹子太细,随时可能被洪水冲断,陈国洪缓了几口气,猛踩着水,将阿婆往岸边推去。这时随后赶到的陈国华和李桂英协同陈国洪将老人拉上岸。阿婆呛了太多水,陈国洪利用在当兵时候学到的急救知识,急忙帮助老人疏通呼吸器官,当场将阿婆救醒。

  阿婆一下哭了出来,“谢谢,谢谢你们这些好心人,如果不是你们及时赶来,我今天就死在这里了。”原来汀江发洪水从上游冲来许多废品,郭阿婆为了捡拾废品,这才不慎滑落汀江洪水中。陈国洪一身湿透,还不断安慰老人,并和随后赶来的老人家属一起把老人安全送回了家。

  今年40岁的陈国洪,原来当过5年兵,在部队立过二次“三等功”,受过六次“优秀士兵”嘉奖,在城郊派出所工作期间因救助交通事故者被城郊所评为先进个人。退伍后,他也换了不少工作,在派出所做过辅警,也做过黄竹村的干部。如今是上杭法院法警大队的一名辅警,在他记忆中,经常帮着抓小偷都是常事,也曾经救助交通事故的伤者,救过不慎落水的人,不过这些在他看来都是小事。“遇到了就会伸手,这已经是种本能了”,他说。

 

 

 

潘志松:无私奉献调解民间纠纷

来源:福建文明网发布时间:2016-09-26

  

  201210月份,潘志松同志从司法局正式办理退休后,他理当安度晚年。可是当马坪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返聘他任马坪镇专职调解员,协助民政工作时,他也义不容辞地接受,默默耕耘在民政、调解的战线上。

  扶贫救困,为民排忧解难

  他在民政日常工作中,经常走村串户,了解群众中的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问题,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于他不惜风霜劳苦,出没群众中,他经常走村串户,了解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问题。由于他坚持走群众路线,使他对全镇范围内的民政对象了如指掌,遇到需要给予救助的对象能及时反馈给领导研究解决。对个别碰到天灾人祸和特殊困难户,马不停蹄地给予疏导,先做思想上的安慰工作,然后再慢慢想办法给予办理经济上的救助,如马圩村的双残户陈溪川唯一的独生儿子因乘摩托车到佛昙买学习用品回家时不幸在佛昙辖区东坂南顺针织厂旁边摔到坎下,经抢救无效死亡,在陈溪川夫妇悲痛欲绝的情况下潘志松同志主动深入到陈溪川家中,然后请求县民政局、红十字会、计生协会等部门联合给予救助,体现了党的温暖。最近,让他特别放心不下的是马坪镇后康村的陈裕福。老陈的脊椎患有重度肢体残疾,妻儿也有不同程度的智障问题。一家三口挤在一间70年代建的瓦房里。今年“西马仑”来袭,房子被冲毁,这可愁苦了老陈一家。老潘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跑前跑后,总算为陈家争取到6000元的补助款项,帮助老陈家勉强盖起100平方米左右的新房。老潘还为陈家父子办理了残疾证,让他们每个月领到100元的补助款。陈裕福说:“那真的是危房,今年要是没盖起来的话,台风来袭绝对会被夷为平地。他经常苦劝我们,赶紧改建危房。”看着老潘头上的丝丝白发,许多村民已经把他当成知心好友,看做全镇的“大管家”。他不但做好马坪镇的民政工作,也做好马坪镇的司法行政工作,哪里有不安定的因素哪里就有他,哪里有纠纷就到哪里去调解。十三年来,他调解的民间纠纷不计其数,受到当地人民的爱戴和拥护。潘志松说:“因为我是在农村长大,过去我家也很困难。再说我是从农村转干上来的,对农村的具体情况比较了解,对群众的疾苦也比较清楚。我把工作当成一种乐趣,反正退休了,没事干,就多做些好事。”尤其对那些多残户,生活不能自理的重残户经常入户给予了解生活近况,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给予救助。一如既往地帮助社会弱势群体救助孤寡老人、残疾人、社会遭遇不幸困难户不计其数,从不求回报,受到全镇群众所公认。

  发挥佘热,退休后继续工作

  二0一二年十月份,潘志松同志从司法局正式办理退休后,他理当安度晚年。可是当马坪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返聘他任马坪镇专职调解员,协助民政工作时,他也义不容辞果断地接受,不怕风霜劳苦,冒着严寒顶着酷暑坚持在民政、调解的战线上,默默耕耘,同事们都对他说,在职时那么繁忙,退休后也是那么忙碌,他确实把工作当作一种乐趣。

 

 

 

 

陈亚辉:30年如一日照顾患病母亲

来源:福建文明网发布时间:2016-09-19

  

  和陈亚辉同志相处的日子里,在茶余饭后,时常听他说起:“谁都有父母,谁都有老的一天,孝敬老人,照顾家庭,是我这个做儿子应尽的家庭职责。让全家人幸福,我才觉得幸福快乐”;他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30余年风雨磨砺,他对家庭的炽爱未曾褪色,言行一致地弘扬孝亲敬老精神。

  他是一位孝思不匮的好儿子。陈亚辉同志常说,小时候家里困难,父亲离开比较早,母亲带着他们姐弟生活不容易。自己从小就得帮着操持家务,做了家里40多年的“火头军”,母亲一直吃惯了他做的饭菜。就因为这样,平时不管刮风下雨,他一忙完工作下班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换下衣服进厨房,为母亲烹制那味道熟悉的家常菜。母亲也年事已高,更加依赖于他。30多年来,他工作再忙也要把照料老母亲的事放在心坎上,一定要让老人吃好穿暖。他常说,千难万难不过给老人一个好脸色,如果流露出不愿意和不耐烦,这种孝心就是不到位的,会让老人家觉得很不安心。所以,无论他遇到什么难事,他从不在老人面前表露,尽管他常年受高血压困扰;尽管他有时也因家庭琐碎烦恼,但面对老母亲时永远是一张笑脸。为老人喂饭,梳头,按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着点点滴滴的亲情故事。

  在闲暇时间,他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搀扶着巍巍颤颤的母亲在鼓浪屿上到处走走,看看大街上那熙熙攘攘的人群,讲讲这小岛发生的点点变化......

他是一位敬老孝贤风尚的引领者。陈亚辉同志的家是一个三代同堂的家庭,多年来他用爱心操持着整个家庭,为了更好照顾年逾九十母亲,他办理了提前退休。他通情达理、持家有道,尊老爱亲、团结邻里,家庭和睦的事广为邻里所称道。他用善良和爱心营造着家庭祥和的氛围,为老人提供了一个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为孩子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生活氛围。陈亚辉的孝心也感染了自己的家人和身边同事。外上学的儿子时不时电话问候奶奶和父母,逢年过节给奶奶和父母捎回小特产;同事们的家庭也更加和睦......陈亚辉同志的事迹在鼓浪屿的街头巷尾传为佳话,但是他本人却说,我做的这些都是作为儿女们的责任、作为父母的义务;身边的人提起他都要竖起大拇指:“陈亚辉是当之无愧的孝老爱亲好模范。”

 

王忠闽:生死关头用生命拯救全车旅客

来源:福建文明网发布时间:2016-09-06

  编者按:王忠闽,建阳区公交公司见习司机。敬。当班过程中,在突发脑溢血的情况下,他强忍剧痛,把车准确停到公交站点,打开双闪,用生命拯救了全车旅客。

  

  挥手示意——这是王忠闽对生命安全的守护

  王忠闽1978年参加工作,原建阳工艺美术厂职工,系南平市公交公司见习驾驶员。八十年代初,企业不景气后,王忠闽自谋出路选择了驾驶职业,在33年的驾驶生涯中,他爱岗敬业,视驾驶安全如生命,遵章守法,努力当一个安全的好司机。2016218日下午3时,王忠闽师傅象往常一样,熟练地驾驶着闽HY3791二路公交车,从建阳大潭印象起点站开往建阳火车站。开车前,他总是习惯性地叮嘱车上旅客注意安全,照看好自己的行李、物品,当看到全车旅客都坐好后,他才稳稳地发动公交车,挂档、起步、松开离合器,公交车平稳地起步,一切都在平静地进行中,公交车经过了体育场、外国语学校、建师附小三个站点,又陆续上来了一批旅客,当最后一名旅客上车后,王忠闽师傅又稳稳起动车辆,向下一个公交站点进发。车辆刚前进几百米,眼看就要到达水南农贸市场站点,一阵难以忍受的巨痛向他袭来,四肢仿佛已不听自己使唤了。这时,王忠闽看到处在下坡路段的站点附近三岔路口,车水马龙,人流如织,如果车辆失控,将严重威胁车上旅客和街上行人的安全,危急关头,他还是强忍剧痛,拼尽最后一点力气,把公交车准确停到公交站点,拉上手刹,打开双闪灯,挥手示意全车旅客下车,当看到最后一名旅客安全下车后,王忠闽一头栽到在车上。

  “师傅倒下了!快救人呀!”已安全下车的旅客大声地呼救。有的旅客跑上车照看着王师傅,有的立即帮助拨打120110电话,短短几分钟,医院的救护车就赶到现场,公安干警也赶来了,大家七手八脚帮助120医护人员把王忠闽送上救护车。救护车渐渐远去了,但被救旅客却久久不愿离去。“好人呀”,“这真是建阳最美公交司机呀”!大家纷纷把王忠闽生死关头勇救全车旅客的感人消息发到自己的QQ、微信、建阳微时代、建阳论坛等朋友圈,一时间,建阳各个社交平台都被刷屏了。经医院检查,王忠闽师傅是脑干出血,入院后一直处于深度昏迷状态。随后的日子里,不断有建阳市民带着鲜花、水果,自发到医院探视昏迷中的王忠闽。建阳区文明委向全区发出《关于发动文明单位及干部职工为“身边好人”建阳好司机王忠闽捐款的倡议书》,各有关单位、运输、公交等部门积极行动,组织发动募捐活动,为最美公交司机王忠闽师傅筹集善款,前往医院慰问王忠闽师傅和家属。

  倾其所有——这是王忠闽对家属子女的承诺

  王忠闽对工作竞竞业业,对家庭、子女关爱有加。妻子祝冬玉与他结婚后,一直在家相夫教子,是典型的家庭妇女,婚后虽然家庭经济不是太好,但在妻子的精心操持下,家庭经济慢慢有了起色,日子也一天好过一天。可是谁也想不到,曾经身强力壮,精明强干的妻子祝冬玉却于2007年得了尿毒症,面对巨额的医疗费,王忠闽对妻子说“只要你能健康,那怕是倾家荡产,我也要付出所有,治好你的病”。王忠闽带着重病的妻子,下福州、上杭州、跑郑州,只要有一线希望的大医院,都跑了个遍,为筹集到妻子换肾所需要的医药费,他四处举债,向亲戚、朋友借了30多万元,在郑州市为妻子做了换肾手术。手术前后共花费60多万元,换肾后的排斥反应,每月还需要6000元的药物治疗。为此王忠闽花光了所有的家底,承受了巨大的经济压力。2015年,原本就不宽裕的家庭又雪上加霜,妻子因换肾后身体抵抗力差,得了隐球菌脑膜炎,再次花去了17万元的巨额医疗费。在巨大的困难面前,王忠闽总是微笑面对生活,有苦有难自己扛着,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兑现了对家人倾其所有的承诺,更体现了一个男子汉应有的担当。

  在王忠闽师傅住院的20多天时间里,各方善款源源不断送到医院,建阳市民对“身边好人”、“最美公交司机”的爱像涓涓细流,温暖着王忠闽师傅一家,也感动了建阳人民。虽经南平第二医院医护人员26天精心的抢救,但终因脑干出血量过多,压迫中枢神经,引起并发症,王忠闽师傅还是于2016314日不幸去世。“要让好人有好报”!这是建阳市民发自肺腑的声音,王忠闽去世后,建阳市民继续捐款近20万元,帮助王忠闽一家摆脱困难。建阳区公交公司号召公交系统员工向王忠闽学习。《福建日报》、《海峡都市报》、《福建文明风》、《东南网》、福建电视台、东南卫视、省运输管理局,《闽北日报》、南平、建阳电视台纷纷以大篇幅、多角度报道王忠闽师傅生死关头,勇救全车旅客的感人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