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明:照顾瘫痪的母亲和妻子不言苦
来源:福建文明网 发布时间:2015-08-21
编者按:林志明,云霄县下河乡外龙村村民,孝老爱亲。他多年来细心照顾瘫痪的母亲和妻子不言苦。2015年7月荣获中国好人。
1955年出生的林志明,初中文化,云霄下河乡外龙村人,以务农为生,其不离不弃的"孝老爱亲"事迹广为流传。
2009年,母亲林凤英因脑溢血卧床不起,2011年,妻子林惠娥因高血压突发脑出血昏厥成了植物人。6年来,林志明悉心照料母亲、妻子,用真爱创造了医学奇迹,现在他母亲行动自如,生活能自理;妻子右侧手脚可以活动,头脑清晰,与常人一样会说会笑。林志明用行动默默地诠释着"孝老爱亲"。
天有不测风云,老母突发脑溢血生命垂危
2009年4月12日,林志明的母亲张凤英独自一人在客厅看电视,在楼上整理衣服的妻子林惠娥突然听到婆婆"哎呀,惨了!"一声大叫,随即又听到楼下传来"嘭"的一声。林惠娥赶紧下楼,只见婆婆直挺挺地躺在地上,口吐唾沫。送到县中医院,好不容易抢救过来,医院诊断为脑出血7.8ml。在中医院治疗了近一个月,医院下了两次病危通知书,林志明只得把母亲带回了家。
两天后,见母亲还有一线生机,林志明又把母亲转到了车圩卫生院。这一住又是个把月,本来就不富裕的林志明,一个多月来为了给母亲治病,倾尽所有,债台高筑。亲戚朋友劝他:"算了,脑出血抢救过来也是瘫痪,以后的日子长着呢?"
望着躺在床上,浑身插满输液管的母亲,林志明坚定地说:"不管怎样,只要能活着就好。我7岁丧父,是我母亲一把屎一把尿把我拉扯大的,我还没让她享福呢,怎能现在就撒手不管呢?我是她唯一的儿子,我有责任照顾她。"
林志明这么说也这么做。他在母亲的床边搭了张小床,悉心照料。老人长期卧床,皮肤受压超过2小时,易发生褥疮,林志明便2个小时就替老人翻身,按摩受压处,保持其皮肤清洁干燥。饮食和排便方面,更是亲力亲为。林志明的孝心为家人树立了榜样,妻子、儿子、儿媳齐心协力,轮流照顾老人。
屋漏偏逢连夜雨,妻子成植物人
然而祸不单至,2011年5月,妻子林惠娥因为高血压突发脑出血,倒在村里的一家杂货铺。经过医院抢救,成了植物人瘫在床上。妻子一倒,家里乱成一团。看病要钱,生活也要钱,为母亲治病的债务还没还,现在又添了新债。经过商量,儿子决定去厦门打工,赚取生活费,儿媳则带着两个孙子回娘家住。照料母亲、妻子的重担全都落在林志明一人身上。
为了让儿子安心在外打工,林志明迅速让自己变成一名"家庭主夫":屋子收拾得井井有条,一日三餐变着法煮,每天给老人、妻子按摩。有一阶段,妻子夜里尿频,林志明守着就没睡过一个囫囵觉。老人有时觉得林志明照料妻子的时间比自己长,就会"吃醋",脾气有时变得很不好,这时候,他就像个小媳妇,百般讨好。"我的生活以老人、妻子为中心。"林志明说,他平常出去买菜,要先照料两个病人上完卫生间再走。出门要掐算好时间,一般半个小时左右就回来,不敢去哪里坐坐,多呆片刻。
用爱筑造生命奇迹,孝老爱亲谱赞歌
在林志明尽心尽力的照料下,他母亲在2012年时已能拄着拐杖走路,现在行走自如了,只是大脑的识别能力差,有时认不得人,有时则缠着人不停地唠叨,甚至嚎啕大哭。妻子右边手脚也可以活动了,有时还可以扶着床坐起来。"林志明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这些年来,他真是太苦了,他是我们教育孩子的最好榜样。"亲朋好友们很佩服他,没有一个开口向他讨过钱。
6年来,林志明从没叫过苦,喊过累,没有太多的怨言。当命运的暴风雨袭来时,他默默承受着,生活的重担压在肩膀上,他的头却从没有低下,依然微笑着面对生活。这就是林志明!他用无微不至的照顾,诠释着"孝老爱亲";他用内心的坚守,兑现着对老人、婚姻的"承诺";他用自己的行为方式告诉我们什么是爱;他用朴实的双手创造了奇迹,用皱纹交错的双手谱写了爱的赞歌!
朱水坤:挺身而出拯救游客的生命
来源:福建文明网 发布时间:2015-08-19
编者按:朱水坤,思明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协查员,见义勇为。9次下海救助轻生和失足落水人员11人,协助警察抓捕盗贼。2015年7月荣获中国好人。
朱水坤个头不高、皮肤黝黑、块头结实,干起活来一点都不含糊。从2006年开始负责环岛路沿线市容巡查的这几年,他认认真真的把执法工作做到位,还常做规劝游客不文明行为、英勇救人等份外的工作,他多次挺身而出拯救游客的生命,提及这些往事,他很轻描淡写地说:“那可是一条命啊,对于每一条生命我们都要尊重。”
2013年7月11日晚9点20分左右,朱水坤在会展南五路附近巡逻结束,回到执勤岗亭,突然有游客来求救,声称一名女子跳海,被海边的游客救上岸后,又再次下海。当时正值退潮,水流很快。朱水坤和队员一同下海,一边游,一边在海上寻找了半个小时,庆幸的是,轻生女子身穿白色衣服,黑夜中比较显眼,一道手电强光扫到她时,朱水坤他们立刻游过去,女子口鼻已呛进不少海水,两人赶紧把她拉回岸边。
2012年夏天的一个傍晚,一个的哥来到会展中心附近的执勤岗亭指着刚下车的女孩告诉朱水坤:“她好像有点不对劲。”朱水坤放心不下,小心的跟在后面。走着走着,女孩突然把包往海里一扔,接着顺手要翻过护栏,朱水坤一个箭步上前把她拉住。原来女孩是从江西跑来找男友,男友却不肯理她,伤心欲绝之下她想到了死。一番劝说后,女孩冷静了下来,说会回去。朱水坤没走多远还是放不下心,调头回来发现女孩这下心神不宁的坐在海边的阶梯。朱水坤找了一处地方安静地观察着,突然女孩起身奔跑着跳向海里,朱水坤一惊,拔起腿也追了过去。海水很快就淹到了女孩脖子处,海军出身的朱水坤奋不顾身也跳进大海,将女孩救上了岸。后来,经过队员们的联合劝说,女孩终于放弃轻生念头,打车离开了。
朱水坤每一次的挺身而出和见义勇为,都是源于他对生命的尊重。多年来,朱水坤在环岛路执勤和巡查工作中,下海救助轻生女子和失足落水人员9次,救起11人,协助何厝边防所抓盗割电缆盗贼,还帮助市民游客找回走失儿童,多次帮助来厦游客找回钱包、手机等物品。2013年,他被厦门市思明区评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
方火明:无私奉献赢得百姓赞誉
来源:福建文明网 发布时间:2015-08-14
方火明,阳下村党支部书记,敬业奉献。他的名字和故事在当地家喻户晓,他一心为民赢得百姓赞誉。2015年6月荣获福建好人。
他个子不高,面色黧黑,平头短发,普通T恤,一副其貌不扬的样子,他就是绰号"火师"的阳下村党支部书记方火明。方火明今年52岁,虽然当了多年的村主任和村支书,他的一身土气却丝毫没变:阳下小学的菜地上,他像菜农;学校里,他像农民家长;工地上,他像农民工;村民办事大厅,他像普通村民。与他交谈,你才发现他话锋稳健,睿智大气。村民们都尊称他"火师",师在当地含有老师、师傅的意思。
在当地,"火师"的名字和故事家喻户晓:他带领全村兴建了新农贸市场,他为阳下小学和阳下幼儿园捐资100万,修建五座宗祠时他分别捐资十万,他还兴建了村民活动中心、农民街和三个公园,他支持创办了鼓乐队、腰鼓队、舞蹈队、龙舟队,他还倡议移风易俗,彻底改变了铺张浪费的社会风气……
阳下村原来有个面积狭小、交通拥挤的农贸市场,小贩们随意占道经营,腐烂的菜叶和横流的污水引来成群的苍蝇,凌乱的帐篷也不能遮风挡雨。阳下村是涉台重点村,常有许多台湾宗亲前来寻根谒祖,农贸市场附近是省文物保护单位--云阳方氏宗祠群,当宗亲们踮着脚尖捏着鼻子挤过熙熙攘攘的市场,方火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经过无数个不眠之夜,接任村党支部书记的他很快就想出一个大胆的计划--改建市场。村里有一座建于五六十年代的旧供销,现在成了废品储存地;随着村民生活的提高,村民们渴望有个健身广场,何不把旧供销改为新农贸市场,再把旧农贸市场建成农民公园?想象着"高大上"的新农贸市场,他兴奋得彻夜难眠。第二天一早,他马上召开村两委及村民代表大会,把这个方案让大家讨论,大家一致通过,村两委还主动承担了各自的强项:集资、规划、拆迁、购买材料、负责基建,而他则担任总指挥。捐资和拆迁中,他处处以身作则,遇到"钉子户",他就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他每天起早摸黑,到工地看看这个,摸摸那个,看到不合理的地方,他马上打电话叫人连夜整改。村部的办事大厅每天
都聚集着许多村民,他们有的是来咨询办理农业科技、计生、土地、民政等事宜,有的是来请他调解纠纷的。为了及时处理问题,他顾不上喝水,饿了,在食堂喝两碗稀饭,累了,靠在椅子上打个盹。长期的透支,终于使他积劳成疾,医生建议他住院治疗,可是刚摘下输液管,他又偷偷地溜回工地……
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许多村民纷纷到城市买房子,这种情况给家庭造成极大的负担。为了发展本村教育,他带头捐资100万并集资1500万办教育。学校的环境改善了,教师的待遇提高了,为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他还用心感化他们:烈日炎炎下,他光着脚,挑着大粪,专注地为蔬菜施肥,当教师们吃着绵甜柔嫩的有机蔬菜,睡在凉爽舒适的空调室,领着丰厚的奖金和感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他们怎能不感动?于是,阳下的教育蒸蒸日上。对于考上重点中学的孩子,学校奖励他们第一学期的学费,对于经济困难的学生,"助学奖教"基金会还不断资助直至他们成才;他还成立了90名的义工队伍,由他们轮流打扫学校卫生,让全民参与教育。
以前村里在办丧事和演社戏时都存在严重的铺张浪费现象。按当地的习俗,遇到丧事,亲戚朋友都要送纸仪钱,丧家则要回三次礼,请一次客,大家的纸仪钱越包越多,回礼和请客的档次也不断提高,一次下来,丧家要花费十几万到几十万,还要为回礼和请客劳累奔波,做戏请客也从家常便饭走向高档酒楼,为了提升民俗文化,方火明毅然提出移风易俗,反对铺张浪费。倡议提出通过后,他们便四处张贴,宣传。当他们打听到第一个去世的消息,他们连夜入户动员,并且一直跟踪,直到办完丧事,他们还请电台拍摄成新闻,比较两种做法的优劣,大家看到丧礼新办既节约开支,又可以省去不必要的麻烦,都发自内心地接受了这个倡议。至于做戏请客,他们也是先动员、宣传、张贴,然后具体落实。第一次做戏时,他提前把村两委和村民代表召集在一起,规定大家不许请客,并且分组到各家各户巡查,大肆请客的浪费现象消失了,勤俭节约的风气形成了。他提倡节俭,对于公益事业,他却特别热心:群众有困难,他一掏就是两三千;孩子读书有困难,他一概支持到底;公益事业,他更是出手阔绰。他的慷慨无私博得村民的敬重,他的一心为公赢得村民的信赖。阳下村所属的上埭自然村砌溪岸造环村路动员大会上,大家一致举手通过,几户村民还自愿捐出世代耕作的土地。一位老人感慨地说:"哪里见过这么的好书记?大家一定要配合,错过了这村,就不会有这店了!"
2015年,他还打算美化阳下溪道及治污工程;铺设长3.5公里的污水管道网把全村污水输送到污水处理厂;扩建小学第二期工程即教学楼一栋;治理全村1.4平方公里存在的脏乱差。阳下原名阳霞,意为太阳升起霞光普照的地方,方火明则像火把照亮着人们,温暖着人心。2008年他荣获"中华孝亲敬老之星",2014年他被评为"省级优秀共产党员,今年他又被评为"市劳模"。
长期的敬业爱岗、乐于奉献,使他的威望越来越高,他的计划一呼百应,相信在他的带领下,在村两委的支持下,在群众的同心协力下,阳下的明天会更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