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银珠看望困境儿童
1975年出生的张银珠总是满脸笑容,浑身上下充满着正能量。她是宁化县城郊乡妇联副主席、如梦令公益协会负责人。作为“基层最美志愿者”,十多年来,她把业余时间投入到志愿服务中。她的私家车几乎成为了“公益用车”,她用自己的力量团结了近500位志愿者加入到扶困助学的队伍中,帮助360多个贫困孩子和114多户贫困母亲渡过难关。2019年2月,张银珠荣获“助人为乐”中国好人。
困境儿童的“爱心妈妈”
3月11日傍晚,张银珠顾不上一天工作的疲惫,冒着细雨来到了租住在翠江镇上进路的贫困儿童小雯的家中。“学习上有困难吗?老师上课能跟得上吗?”在小雯家中,张银珠像往常一样和小雯在书桌前坐下,关心地询问她学习生活的近况,并送上了浙江宁波爱心人士海燕女士捐助的1200元助学金,帮助她度过困难,完成学业。“这么多年,多亏了银珠带着志愿者经常关心我们,扶持我们,我们的生活才能充满希望,小雯从小也能在爱的环境下健康成长。”说起张银珠,小雯的爷爷奶奶深怀感激。
“从小父亲就教导我,要记人长处帮人难处。”张银珠的公益之路可以回溯到2000年。那时一个20多岁的女孩没有户口,在工作和求学上都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张银珠知道后,第一时间帮她补齐材料上好了户口。看到女孩拿到户口后欣喜若狂的样子,张银珠在那一刻笃定了自己要走的路,就是不让这些身处困境的孩子孤军奋战,要成为“大树”,为他们遮雨挡阳。
2016年3月,宁化县城郊乡连屋村肩条岭新盖了一层混砖房。人们把这栋新盖的房子叫作“梦蝶暖屋”。这间小屋汇集了300多份来自志愿者的爱心,其中张银珠就是那个牵线带头的人。2015年6月,张银珠了解到12岁的徐梦蝶和年过古稀的残疾奶奶住在破旧的小木屋中,连日常开销都无法支付,她亲自开车实地了解后,将情况报给了红十字会,把她列入助学帮扶对象。之后,张银珠和一批志愿者大力筹资、宣传,首先得到村两委大力支持,不仅汇集到三万多元的爱心捐款让梦蝶和奶奶住进了新房,更是为梦蝶找到了长期结对资助的爱心人士。梦蝶将这一切记在心上,她总说银珠姐姐是自己的榜样,长大以后要向她学习,回报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
“一盏台灯照亮困境儿童书桌”公益项目,在2017年由张银珠担任负责人的宁化县如梦令公益协会发起,张银珠说:“送一盏台灯,让孩子在明亮的灯光下读书学习,能保护孩子的眼睛,同时也照亮他们实现梦想的道路,点亮希望。”她和团队伙伴翻越山路走遍了16个乡镇,将含台灯、插座、保温杯、雨伞、相册、书本在内的大礼包亲自送到100个孩子手中。也因为这个项目,让张银珠在奔走的过程中,又发现了几户困境儿童需要帮助。去年11月,在为一个小成的孩子发放“一盏台灯”项目的礼包时,他乱成一团的家成为了张银珠和其他志愿者的挂念。走访结束后,她和县红十字会长商量,由爱心商家掌上明珠家具店捐赠床、衣厨、书桌,红十字会出资买菜厨、床上用品和学习生活用品,志愿者们出谋划策,亲自动手,为这户家庭9岁的孩子和残疾到生活不能自理的父亲布置了一个温暖的卧室。
张银珠就是这样,坚定不移地走在帮扶因各种原因失学的少年儿童爱心之路上,用温暖的微笑和深情的关爱带去希望。她帮助过的孩子心里都兜着一句话:有困难,找银珠姐姐。
张银珠带女儿张恺俐走访慰问贫困女童
义不容辞展“卷袖大爱”
2011年张银珠报名成为宁化县第一个红十字志愿者,她以坚持不懈的行动诠释着一位无偿献血志愿者的无私和勇敢,许多献血活动场合,都能看见这位公益“女汉子”的身影。2016年,她成为宁化县第二位获得中国红十字志愿服务四星奖章的红十字志愿者。2018年,张银珠获得了中国红十字总会颁发的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勋章。
不仅如此,她还积极参与宣传,改变人们对献血的误解,动员身边的人参加献血拯救生命。她总说: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做现代的志愿者更要有这种博爱之心和不求回报的奉献精神。
用行动感化身边人 聚沙成塔汇聚力量
生活中,她嘴边挂着的不是自己的家庭,而是这份陪伴多年的志愿工作。她常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人做很多,不如很多人做一点”。在她不余遗力的宣传下,志愿服务队伍中时常都能见到新的面孔。
林以芬是宁化县巾帼志愿者的一员,说起自己的志愿之路,她说张银珠才是她走上这条路的“导师”。“银珠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她的带领下,我们宁化的志愿活动搞得轰轰烈烈,很多姐妹自愿参加巾帼志愿者队伍。”
张银珠的丈夫张凌鸿不仅全力支持她,自己也投身其中,每逢业余时间,夫妻齐上阵,一起策划志愿服务活动,丈夫在走访慰问困境儿童和贫困母亲的路途中当起了“义务司机”,身体力行做着力所能及的公益事业。夫妻俩积极参加无偿献血活动,还都进行了造血干细胞采集登记,成为中华骨髓库志愿者,随时等待着伸出援助之手。
受父母的影响,女儿张恺俐也早早成为爱心公益队伍的小成员。高中时张恺俐就是宁化一中的红十字志愿者联络人,她集聚了一批同学组织开展献爱心活动,到困难老人和贫困孩子家中献爱心,利用节假日开展募捐及遗体器官捐献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2018年,小女孩考入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从青涩到成熟,她不忘的是从妈妈那里学到的助人为乐精神。她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到师大的各种志愿者组织中,成为了学生志愿者中的“领头雁”,更是通过简单助学公益协会帮助到了许多山区贫困儿童。
多年来,张银珠先后获得了省三八红旗手、三明市学雷锋优秀志愿者,福建省最美家庭、福建省文明家庭等荣誉称号。回顾多年的志愿之路,张银珠说,有时感觉很累,想少做点或不做了,可真的又遇上谁的困难,总觉得放不下,我这时伸出援手拉她一把,也许她的人生就向前迈了一大步,就这样坚持走到今天。我会坚持做下去,为营造人人参与传递正能量的平台贡献举手之劳,让爱聚沙成塔,用爱唤醒更多的爱,用善点燃更多的善。
编辑点评: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张银珠用她微小的力量彰显仁心大爱之美,用真情传递温暖,用爱心谱写人生。(三明文明网 陈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