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24日,福建省人民政府网站发布了《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2020年福建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中心共有2项成果获福建省科学技术奖,其中吴少凡研究员主持完成的“超低吸收光电功能晶体材料关键技术与应用”荣获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吴立新研究员参与完成的“高性能热塑性复合材料建筑模板的成套技术及工程应用”获得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成果“超低吸收光电功能晶体材料关键技术与应用”面向磁光、闪烁与激光等光电功能晶体在先进制造、射线成像等新兴领域的需求,以突破强激光负载、高能射线辐照下超低吸收光功能晶体材料关键技术与应用的行业技术瓶颈为攻关目标,在物质结构设计与调控理论指导下,历时十年,突破了“材料源头创新-器件自主研发-稀土集成创新”创新链的上中下游共性关键技术,满足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并精准对接产业链,有力支撑和促进了相关高新产业发展。项目牵头制订2项国家标准、2项地方标准,填补了国内外空白,并已经在全行业推广应用。技术成果在福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族激光、武汉锐科、武汉安扬、深圳瑞丰恒、武汉华日等激光企业应用,取得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成果“高性能热塑性复合材料建筑模板的成套技术及工程应用”打破了复合材料建筑模板的传统理念和方法,在多个方面实现了技术突破。在材料方面,突破了高性能界面结合、功能层热贴合、生命周期管控等关键难题;在工艺方面,突破了二阶共混工艺、二次贴膜工艺、大吨位热成型专用模具等关键难题;在结构方面,突破了结构轻量化、少规格模块化、快速拼接等关键难题。模板的拉伸强度91MPa,弯曲强度145MPa,简支梁冲击强度34.1kJ/m2,高于国内外同类产品,居国际先进水平;获得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发表学术论文3篇。整体技术自2017年起在海源新材料、中建海峡、中建四局等企业得到了应用并实施产业化,在雄安新区、福州地铁、成都机场,以及台湾、老挝等地区的工程项目中得到批量应用。项目开展中,参编行业标准2项,创造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