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目:材料构效关系的前沿透射电子显微学研究
报告人:王春阳 研究员
单 位: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时 间:2025/4/22 14:30
地 点:嘉锡楼三层305报告厅
----------------------------------
附简介:
王春阳,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创新课题组长,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辽宁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辽宁省兴辽英才,沈阳市杰出人才。2014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2019年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博士学位。2019-2023年在加州大学和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2024年1月回到中国科学院金属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建立“金属&能源材料的多维透射电子显微学”实验室。团队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电镜技术、原位电镜技术、电子层析三维成像技术、冷冻电镜技术的发展及其在金属、能源材料研究中的应用。目前已发表论文~70篇(含4篇ESI热点论文和4篇高被引论文),其中以第一/通讯作者在Nature、Nature Materials、Nature Energy、PRL、PNAS、JACS、Nature Communications、Matter、Advanced Materials、EES、Angew. Chem.、Nano Letters、ACS Energy Letters等期刊发表论文~30篇。2024年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2022年获美国电子显微学会(MSA) Postdoc Scholar Award。曾担任顶级电镜大会M&M2020电镜三维成像分会主席。现担任美国能源部功能纳米材料中心(CFN)提案评审委员会委员,担任JMST、金属学报(英文版)等材料期刊编委/青年编委和ACS Nano等十余种国际期刊审稿人。受邀在M&M、TMS、ECS等重要国际会议或研究机构作特邀/专题报告>20次。研究成果被光明日报、新华网 、中国新闻网、经济日报、中国科学报、中国科学院官网等权威媒体报道。
----------------------------------
题 目:功能材料中的极性超显微结构
报告人:魏现奎 教授
单 位:厦门大学
时 间:2025/4/22 16:00
地 点:嘉锡楼三层305报告厅
----------------------------------
附简介: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嘉庚创新实验室电子显微平台负责人。博士于中国科学物理研究所毕业后赴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及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开展像差矫正透射电子显微学研究工作。2020年开始牵头搭建嘉庚创新实验室电子显微平台。围绕轻元素高衬度成像,在氧化物功能材料、能源催化和二维材料等体系的研究中逐步建立了“极性超显微结构”特色研究方向。近年来在Nat. Commun., Adv. Mater., Prog. Mater. Sci., ACS Nano等高影响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总被引2100余次,谷歌学术H-index = 26。2024年获Best Researcher Award,2021年获国际先进材料协会 IAAM Young Scientist Medal 2021 奖章。多次在电子显微学、电介质、能源催化等会议做邀请和口头报告,担任 Nat. Commun., Adv. Mater., Nano Lett.等期刊审稿人。2025年1月起任Phase Transitions期刊副主编及Energies结构与储能专题客座编辑。
----------------------------------
题 目:能源材料生长的原位研究
报告人:林岳 教授
单 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时 间:2025/4/22 17:30
地 点:嘉锡楼三层305报告厅
----------------------------------
附简介:
林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特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入选2020-2024年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获2020年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人才支持计划,担任中国电镜学会首届青年学者专家委员会委员。作为通讯作者在Science、PNAS、Sci. Adv.、Nat. Commun.、Matter、Adv. Mater.、Angew. Chem. Int. Ed.等高水平期刊发表五十余篇论文,他引三万余次。担任Carbon Energy与Green Energy & Environment杂志青年编委。现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理化中心工作,负责球差电镜的相关测试与研究工作,致力于发展透射电镜相关技术,进行能源催化材料的球差与原位电镜研究,揭示新型能源催化材料的生长机理和储能机理,以理解材料的微观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联。
----------------------------------
报告网页链接如下:王春阳研究员学术报告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