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 ARP系统 继续教育网 English 邮箱登录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动态>新闻速递
福建物构所四项主持完成的成果荣获2020年福建省科学技术奖
更新日期:2022-02-25  

  2022224日,福建省人民政府网站发布了《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2020年福建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福建物构所共有四项主持完成的成果获福建省科学技术奖,其中毛江高研究员主持完成的“孤对电子基二阶非线性光学晶体的设计与合成”荣获福建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吴少凡研究员主持完成的“超低吸收光电功能晶体材料关键技术与应用”荣获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郑庆东研究员主持完成的“有机光伏器件中半导体氧化物界面材料的应用基础研究”荣获福建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张云研究员主持完成的“基于稀土光学探针的疾病诊断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荣获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项目“孤对电子基二阶非线性光学晶体的设计与合成”针对新型无机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的设计思路、组装策略、构效关系等关键科学问题,在化学创制新型高性能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方面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工作。在碘酸盐、亚硒酸盐和铅基氧化物等孤对电子体系非线性光学晶体的设计合成方面取得了重要发现和创新,提出活性基元复合法和不等价取代法等设计策略,为新型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的开发与应用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与备选材料。5篇代表性论文被他引达494次,单篇最高他引达165次,在国内外同行中产生了重要影响。该成果对无机固体化学、无机合成化学、结构化学、材料化学等多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部分成果在国际同领域研究中起引领作用。
  项目“超低吸收光电功能晶体材料关键技术与应用”面向磁光、闪烁与激光等光电功能晶体在先进制造、射线成像等新兴领域的需求,以突破强激光负载、高能射线辐照下超低吸收光功能晶体材料关键技术与应用的行业技术瓶颈为攻关目标,在物质结构设计与调控理论指导下,历时十年,突破了“材料源头创新-器件自主研发-稀土集成创新”创新链的上中下游共性关键技术,满足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并精准对接产业链,有力支撑和促进了相关高新产业发展。项目牵头制订2项国家标准、2项地方标准,填补了国内外空白,并已经在全行业推广应用。技术成果在福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族激光、武汉锐科、武汉安扬、深圳瑞丰恒、武汉华日等激光企业应用,取得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项目“有机光伏器件中半导体氧化物界面材料的应用基础研究”在氧化物半导体、有机光伏器件及界面科学领域进行了系统研究,形成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原创成果:在氧化物界面材料的能带工程上,提出利用镁掺杂氧化锌制备能带可调的新型三元氧化物半导体界面材料(Zn1-xMgxO),并成功应用于有机光伏实现器件性能的大幅提高;在氧化物的界面调控与功能复合上,针对TiO2界面薄膜缺陷多及与有机光伏活性层兼容差的问题,研制出同步提升器件效率和稳定性的普适型聚乙二醇-TiOx功能复合电子传输层,揭示了界面材料设计和有机光伏器件构效关系规律;在有机光伏器件应用上,构筑性能优异的胶粒和山脊状Zn1-xMgxO界面层,突破有机太阳能电池高效率和长寿命的矛盾局限性,实现首例效率在存储一年后仍高达8.06%的长期稳定有机光伏器件;发展了具有自封装功能的宽带隙氧化物修饰透明电极,提出水氧分子屏蔽效应机制,实现高效率、可见光透过率可调、良好颜色知觉性能的半透明有机光伏器件,且在长达2年后效率仍达7.02%,拓展了Zn1-xMgxO界面层的半透明器件应用。该项目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认同和正面评价,且多次被Materials Views亮点报道。
  项目“基于稀土光学探针的疾病诊断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充分利用了稀土材料独特的光学特性,独创性地开发出多种疾病标志物快速检测新方法以及快速、高灵敏检测试剂盒和配套的稀土荧光免疫分析仪,为稀土资源的生物医学高值利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多种高发病、常见病的便捷诊断提供了重要的低成本、快速检测工具,对于提升疾病的诊疗水平具有重要价值。在今年新冠疫情中,团队秉承科学奉献精神,不畏风险,逆行武汉,在武汉多家新冠病人定点收治医院完成了大量病人临床试验,研发了国内首个基于稀土荧光技术的新冠抗体高灵敏检测试剂盒并通过应急通道获批国家三类医疗器械证书,为本次疫情防控做出了重要贡献。该项目在技术上有显著的创新,技术难度大,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成果转化程度较高,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对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有重要意义。
  此外,我所作为第二完成单位的成果“电极材料中表界面的电子与离子输运动力学及储锂机制”、“高性能热塑性复合材料建筑模板的成套技术及工程应用”分别获得福建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科技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