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 ARP系统 继续教育网 English 邮箱登录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动态>新闻速递
我所韩丽丽研究员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
更新日期:2023-04-25  

近期,《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发布了2022年度“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我青年研究员韩丽丽入选。该项评选每年从世界范围内的新兴科技和创新应用中对 35 岁以下、且对未来科技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创新领军人物进行遴选,最终形成一份全球创新青年英雄榜——“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Innovators Under 35,简称 TR35),此榜单涵盖但不限于生物技术、能源材料、人工智能、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新兴技术领域。


2022年度《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中国入选者合照 

韩丽丽研究员现任我所博士生导师、课题组组长(PI),入选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项目首席科学家。迄今已在ScienceNatureNat. Mater.Nat. Chem.Nat. Commun.MatterSci. Adv.PNASJACSAdv. Mater.Angew.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70余篇,被引用8100余次,H因子为41,研究成果入选“2019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 


入选理由:她首次建立了最大的单原子催化剂数据库,获得了单原子催化剂性质的普适性规律,在加深对单原子催化活性位本质的理解的同时,也为高性能单原子催化剂的设计提供了基本指导原则。

        由于催化剂结构是影响催化剂效能发挥的关键因素,因此要想精准设计具有高性能的催化剂,需要实现催化剂微观结构的三维可视化、对其原子结构进行精准调控,以及揭示其普适性的构效关系。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韩丽丽研究员聚焦催化剂结构研究,取得了以下代表性成果。

首先,她通过结合三维重构技术和原位透射电镜表征技术,将其成功地应用到 Ni2Co 双金属催化剂氧化机制的研究中,实现了该催化剂表面和内部结构、元素及价态分布的三维可视,解决了在纳米尺度难以清楚理解双金属氧化过程的难题。

其次,她基于三维重构表征基础,建立并发展了固相表界面可控瞄定合成策略,既解决了电催化 CO2 还原过程中 *OH 过吸附的难题,又解决了电催化N2 合成氨过程中 N2 吸附及 *NN 质子化困难与存在强烈竞争性析氢反应的难题,因此获得了 CO2  N2 的电催化还原的优异催化性能。

与此同时,她通过对一系列可对比性的单原子活性位的构筑,首次建立了系统性的单原子催化剂数据库,揭示了单原子催化剂性质的普适性规律,确立了单原子催化剂设计的基本指导原则。

韩丽丽研究员的研究,能够为高效纳米催化剂的创制提供理论指导,降低催化剂研发的试错成本及周期,从而加速催化剂的工业应用进程。

 

韩丽丽课题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