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 ARP系统 继续教育网 English 邮箱登录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动态>科技资讯
Science:一维纳米晶尺寸、组成及结构的精确控制
更新日期:2016-09-20  

  916日,国际期刊《科学》杂志刊登了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林志群(Zhiqun Lin)研究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1D nanocrystals with precisely controlled dimensions, compositions, and architectures, Science, 2016, 353, 6305, 1268-1272, DOI: 10.1126/science.aad8279)。该团队报道了对一维纳米晶体直径、长度、长径比、组份、形貌以及结构进行精准控制的合成技术,他们以纤维素基的瓶刷状嵌段共聚物(BBCPs)为单分子纳米反应器,独创一种对多种类型纳米晶都能够制作的普适性单分子模板法。Science同期评论(Perspective)文章:Designer nanorod synthesis 

  据悉,一维纳米晶体(纳米棒,纳米线,纳米管等)因具有独特的尺寸和形貌效应,在光学、电子学、光电、磁学、催化、传感器等领域应用广泛。自然界中,这种各向异性生长的纳米材料不多,因此,如何按照人为的意愿设计制备具有特定的尺寸、形貌以及表面化学性质的纳米棒功能材料显得重要而又艰难。 

  同时,相对于纳米颗粒等零维纳米晶体,纳米棒、纳米管、纳米线等一维纳米晶体材料可以表现出一系列特殊的光学、电学、磁学以及催化性质,并且这些性质与纳米晶体材料本身的尺寸、形貌具有密切联系。因此,对不同种类的一维纳米材料合成的控制,进一步探索纳米尺度和形貌对于纳米晶体材料性能的依赖关系至关重要。 

  目前,一维材料的合成常用的方法包括使用多孔的矩阵材料,这些在矩阵材料中的线性孔道可以填充可溶的前驱体。但是采用此法合成出的一维纳米材料直径又因这些孔径的存在而受到限制,同时需要进一步移除这些附加的模板矩阵材料,才能得到所需要的纳米棒状纳米材料。另外还有表面模板方法(例如DNA等),但因为DNA分子在非水溶剂中有限的溶解能力,严重限制相关化学反应类型,因此所制备的材料类型和形貌类型非常有限。 

  为此,研究人员创新性地采用一种BBCP作为通用的单分子模板,来实现对一维纳米材料的制备与尺寸控制。该模板多腔体刷状共聚物以密集接枝的线形功能嵌段共聚物作为接枝侧链,以纤维素为骨架,由单个的纤维素分子链骨架用作“瓶刷状”模板结构的“脊柱”,以活性自由基聚合技术来指导形成纳米尺度的单分子聚合物反应器,把作为模板的BBCP分散在二甲基甲酰胺(DMF)极性溶剂中。分散在溶剂中的无机晶体的前驱体化合物由于溶剂的极性作用以及与模板相官能团的络合作用,优先进入模板相聚合物的分子链所形成的反应舱室中,最终,高浓度的聚集驱动了无机晶体材料的成核以及一维无机纳米晶体的生长。

  使用两性分子直筒型BBCP作为纳米反应器来合成一维纳米晶体的合成机制图解:(A)通过纤维素模板来辅助合成的纳米棒;(B)采用模板辅助法合成的核-壳结构的纳米棒;(C)通过纤维素模板法辅助合成的纳米管。图来源:Science 

  作者表示,该研究将原本用于有机聚合物设计与合成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技术扩展到无机功能纳米晶体的设计与控制领域:通过ATRP的方法控制作为模板相的侧链的长度,从而实现对一维纳米晶体直径的控制;通过调控作为“脊柱”的纤维素基大分子引发剂的链长,从而实现对一维纳米晶体长度的控制;通过改变最外层作为配体的聚合物的性质,从而改变一维无机纳米晶体的表面化学性质。 

        (摘自 科学网、材料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