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性药物是一类化学组成、物理性质和分子结构都相同,但立体结构不同的药物的总称。大量研究和临床实践表明,手性药物的两种对映体常常具有不同的生物学活性和药理、毒理作用。服用混旋手性药物具有极大的潜在危险,因此限制手性药物混旋体生产,开发单一对映体药物,已成为各国医疗管理决策部门及制药行业的既定方针。然而,手性药物的拆分一直是世界性难题,对于医药工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李明洙(Myongsoo Lee)教授研究团队利用超分子自组装的方法,构造了一种手性多孔2D纳米材料,这种材料的孔直径大小约为2 nm。该纳米孔状材料能够在20分钟内一次性从外消旋混合物溶液中精确捕获到其中一种手性药物对映体,从而进行有效分离。该研究成果“Homochiral porous nanosheets for enantiomer sieving”发表在7月份出版的《自然·材料》杂志上(Nature Materials, 2018, 17, 7, 599–604, DOI: 10.1038/s41563-018-0107-4)。作者表示,相较于传统的手性分离方法具有操作繁琐、耗时长等缺点,该团队研发的这种纳米孔状材料简化了分离步骤,大大提高了分离效率,该研究成果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特别是,被捕获的单一手性对映体可以自发地释放出来,这是先前报道过的孔状纳米材料都没有出现过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