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 ARP系统 继续教育网 English 邮箱登录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动态>科技资讯
共掺三价铬离子提高近、中红外激光晶体性能研究获新进展
更新日期:2019-04-23  

近期,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安徽光机所孙敦陆研究员课题组在1.06微米近红外和2.7-3微米中红外激光晶体的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研究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分别以《共掺Cr3+Cr,Nd:YAG晶体的光谱和1.06微米激光性能影响的研究》和《共掺Cr3+提高Er:YAG晶体单脉冲能量和激光效率的研究》为题,发表在学术期刊Optical EngineeringInfrared Physics &Technology上。

1.06微米激光在加工、医疗、通讯、显示等领域有着广泛地应用。Nd3+掺杂钇铝石榴石晶体具有物理化学性质稳定、机械强度和硬度高及热学性质优良等优点,适合高功率激光运转。然而,由于Nd3+YAG基质晶体中的有效分凝系数较低,因此不适合高浓度掺杂。此外,闪光灯泵浦Nd3+单掺的YAG晶体还存在激光输出能量和效率低的问题。

针对以上所存在的问题,该课题组张会丽博士后等人通过共掺Cr3+作为敏化剂,提高闪光灯泵浦效率,同时共掺Cr3+还可以提高晶体的抗辐射性能。采用熔体提拉法成功生长出了高光学质量的Cr, Nd:YAG晶体,在重复频率为40赫兹时,实现了最大平均输出功率20.24 W,电光效率3.00%和斜效率3.77%的激光输出,而在相同条件下,在Nd:YAG晶体上其值仅分别为13.32 W1.97%2.47%,结果表明,通过掺入敏化离子Cr3+可有效地提高激光性能,并且对光束质量影响较小。

2.7-3微米中红外激光在生物医学、大气探测及科学研究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该课题组还采用提拉法生长了Er:YAGCr,Er:YAG晶体,对晶体质量、光谱、激光性能及光束质量进行了对比研究。重复频率为5赫兹时,在Cr,Er:YAG晶体上实现了最大单脉冲能量1.52焦耳,斜效率1.80%,电光效率1.28%2.94微米中红外激光输出,而在相同条件下,在Er:YAG晶体上其值仅分别为0.99焦耳、1.31%0.83%,结果表明,共掺Cr3+使得Cr,Er:YAG晶体的中红外激光输出能量和效率均得到较大提高。

作者表示,以上工作对于提高1.06微米近红外及2.7-3微米中红外激光晶体的性能并推进其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全文链接:https://doi.org/10.1117/1.OE.58.2.027116

https://doi.org/10.1016/j.infrared.2018.12.031


1  Nd:YAGCr:YAG晶体毛坯及激光晶体棒();Er:YAGCr,Er:YAG晶体毛坯及激光晶体棒()


2  Nd:YAGCr,Nd:YAG晶体在不同重复频率与输入能量下的激光输出特性


3 Nd:YAGCr,Nd:YAG晶体的光束质量因子M2


4  Er:YAGCr,Er:YAG晶体在不同重复频率与输入能量下的激光输出特性


5 Er:YAGCr,Er:YAG晶体的光束质量因子M2

(来源: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