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 ARP系统 继续教育网 English 邮箱登录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动态>科研进展
《化学会评论》发表福建物构所晶态钛氧簇材料研究综述
更新日期:2018-05-22  

  

  作为连接分子和纳米氧化钛材料的桥梁,晶态钛氧簇合物具有两方面的显著优势。首先它具备精准的结构信息,为后期的理论计算和机理研究提供了数据基础;其次,它在溶剂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可以通过重结晶、后修饰或者自组装的方法得到一系列可应用于光、电、催化等领域的功能材料。因此,晶态钛氧簇研究成为了当今化学、材料领域研究热点之一。

  近年来,中科院福建物构所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张健研究员和张磊研究员领导的无机合成化学团队在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面上项目和福建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资助下,在晶态钛氧团簇材料领域的研究中取得了系列进展制备了世界上首例类富勒烯型钛氧团簇(J. Am. Chem. Soc. 2016, 138, 2556)以及目前世界最高核Ti52团簇(J. Am. Chem. Soc. 2016, 138, 7480),系统研究了钛氧团簇的能带调控(Angew. Chem. Int. Ed. 2016, 55, 5160; Chem. Mater. 201729, 2681),并实现了钛氧团簇负载型金属有机框架薄膜(ACS Nano 2016, 10, 977)及钛氧团簇基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Adv. Mater. 2017, 29, 1603369),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近期,该团队结合自身在晶态钛氧团簇材料的合成及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该领域内的研究现状,应邀在英国《化学会评论》(Chem. Soc. Rev.)发表了题为 Synthetic strategies, diverse structures and tuneable properties of polyoxo-titanium clusters的综述论文(Chem. Soc. Rev. 2018, 47, 404-421),并被选为封底。

  该综述文章首先概述了晶态钛氧团簇材料的研究现状,指出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合成策略的拓展和合成方法的多样性,介绍了钛氧团簇合成技术的发展历史并详细归纳总结了目前报道的几种新合成策略。制备技术的发展进而壮大了晶态钛氧团簇材料的种类,并极大地推动了对其多方面性能研究的开展。根据桥连和修饰配体的类型,该综述文章总结了晶态钛氧团簇材料的结构多样性。紧接着,该综述继续讨论了晶态钛氧团簇材料的能带工程和光吸收调控方面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其在光催化等方面的一些应用。最后,该文章也对钛氧团簇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归纳和展望,指出晶态钛氧簇合物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 

  论文链接:http://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17/cs/c7cs00511c#!divAbstract  

  (张健课题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