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 ARP系统 继续教育网 English 邮箱登录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动态>学术活动
北京大学沈杰研究员、复旦大学刘倩研究员、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马平安研究员应邀访问福建物构所
更新日期:2022-08-17  

  8月16日,北京大学沈杰研究员、复旦大学刘倩研究员、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马平安研究员应中科院功能纳米结构设计与组装/福建省纳米材料重点实验室邀请访问福建物构所,并分别做了“DNA自组装介导纳米制造”、“新型单分子成像探针”、“几种基于活性氧调控的肿瘤纳米药物及疫苗”的学术报告。沈杰研究员介绍了围绕核酸自组装化学与材料合成化学交叉领域的关键问题,发展核酸介导的纳米印刷、低维材料组装、及高分辨图案结构的大范围集成方法;刘倩研究员介绍了以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探针作为标记物的单分子成像新方法-稀土上转换的单粒子成像,以及该技术应用于神经元相关的轴突输运以及细胞膜蛋白的最新研究成果;马平安研究员介绍了几种基于活性氧调控的肿瘤纳米药物及疫苗,联合光动力治疗、自提高的化学动力学治疗、佐剂支持的抗原高效负载及释放、开发诱导肿瘤免疫原性死亡药物等策略,有效调控肿瘤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实现高效的肿瘤治疗相关研究成果。报告结束后,沈杰研究员、刘倩研究员、马平安研究员与相关科研人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沈杰,北京大学,任特聘研究员。2005年于北京大学获理学学士,2010年于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获化学博士,国外进行博士后研究,2022年2月加入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沈杰研究员的学术背景包含稀土上转换纳米材料合成以及核酸自组装纳米加工,发表Science, Nat. Mater., ACS Nano研究论文等20余篇,2021年获海外优青人才项目资助。

  刘倩,复旦大学化学系青年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13-2017年,在国外进行博士后研究;2017-2019年,在国外进行研究。2019年加入复旦大学化学系从事单分子成像的研究,包括单分子荧光探针和光学显微成像系统的发展,以及在研究化学和生物过程中的应用。近年来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身份在多个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包括Nature Photonics, Nature Protocols, JACS等,SCI他引4000余次。

  马平安,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019)。近年来,围绕无机纳米材料及生物医学应用为核心主题,聚焦功能纳米材料领域的瓶颈问题有选择地开展了系列研究工作。已在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Nano Lett.等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20余篇,被他人正面引用8000余次,论文引用H因子为53。担任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外聘教授,中国化学快报编委、中国稀土学报/分析化学/应用化学/发光学报青年编委,中国稀土学会光学专业委员会/稀土晶体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核学会分会理事、吉林省细胞生物学学会常务理事等学术任职。

  

合影


  (中科院功能纳米结构设计与组装/福建省纳米材料重点实验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