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所60周年有感
时间:2020-07-29 栏目:征文欣赏

作者:吴新涛 

1999年作者吴新涛院士(左)与恩师卢嘉锡院士(右)合影

  我是19607月本科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并于8月份就分配到福州大学化学化工系任见习助教。卢嘉锡先生当时任福州大学副校长,他作为一级教授在困难时期团结带领一大批知识分子共同克服重重困难,创建福州大学。那时他还兼任物构所所长,我于1962年考上他指导的物理化学研究生,并在当时的物构所上课,地址是物构所旧化学楼二楼会议室。每次他都站着上四节课,十分劳累。记得当时他告诉我们他早上4点多钟就起来备课,实在令学生钦佩,他教我们结构无机化学用的是F. Well主编的英文版Structural Inorganic Chemistry,几乎都是外国研究的例子。即使有部分华人的论文,也大都是在外国实验室的研究。我国的结构化学研究从无到有,是以卢嘉锡、唐敖庆、唐有祺、吴征铠、徐光宪等老一辈科学奠基人共同开拓和发展起来的。作为第二代结构化学领军人物,物构所原所长梁敬魁先生和张乾二先生先后去世,我非常缅怀他们为我国的结构化学作出的杰出贡献。今天,我给研究生上结构化学入门的讲座,可以全部用我们研究组在改革开放后的研究的例子。我们物构所的无机化学,包括结构化学的高端论文影响力已经处于国际前沿。在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研究,也是处于国际前沿,这是建所60年来几代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最近以曹荣为主编,郭国聪、张健为副主编,吴新涛、洪茂椿为顾问正在编写一本英文版的高等结构化学书籍,反映我所结构化学的研究情况,以此来祝贺建所60周年和卢嘉锡先生诞辰105周年。进入新时代,我们更要加强原始创新,引领结构化学和非线性光学晶体的科技创新。 

  希望我们年青一代的科研人员从所庆60周年的不平凡发展历史中吸取更多的正能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