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周年重大科技成果征集表16
成果名称 |
世界首创煤制乙二醇技术工业示范 |
项目简介 | |
乙二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战略物质。2019年我国消费量约1700万吨,占全世界50%以上,但是产量有限,对外依存度接近60%。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和世界煤化工技术发展前沿,从上世界80年代起,福建物构所就开始了煤制乙二醇技术的实验室研发。研究团队经过多年的研发,成功开发了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煤制乙二醇技术(第一代技术),与企业合作相继完成百吨级中试和万吨级工业性试验,2009年在内蒙古通辽市建成了世界首套20万吨工业示范装置。之后,煤制乙二醇工业化技术又辐射到河南煤业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双方签署了建设300万吨煤制乙二醇项目的投资合同。目前,河南煤业首期5套20万吨工业化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并实现了满负荷运行。 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研发团队又开发了催化剂性能更优越、工艺流程更合理、成本更低的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新一代煤制乙二醇技术。2018年9月在贵州省兴仁市完成了千吨级工业试验,并通过了中国石化联合会组织专家的现场72小时技术标定。新一代技术乙二醇生产成本比第一代技术降低约1000元/每吨,市场竞争力大幅提升,项目单位正在开展60万吨工业化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继续引领乙二醇技术的发展方向。 图1.通辽金煤20万吨煤制乙二醇工业示范装置 (全世界第一套) 图2.贵州兴仁新一代煤制乙二醇千吨级工业试验装置 | |
获得奖项/社会效益 | |
煤制乙二醇技术的成功工业化被评为“2009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之一,研究集体荣获“2009年度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并获得2013年度“王宽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团队杰出贡献奖”。成果已经投产并稳定运行的6套20万吨工业化装置,共计120万吨乙二醇产能,年产值近百亿元人民币。 |
60周年重大科技成果征集表17
成果名称 |
高质量晶体元器件与全固态激光技术应用 |
项目简介 | |
该成果涉及全固态激光技术领域激光和非线性光学晶体、元器件制备、激光技术集成应用等技术。突破了“晶体材料-元器件及模块-激光系统”技术链上中下游系列关键技术,特别是突破了高质量原生三段式钒酸钇晶体元器件生长制备、高质量LBO晶体抗潮解镀膜等技术;研制出满足强电磁场环境下运行的24路大能量高同步精度紫外激光系统,被誉为“聚龙一号的灵魂”;在国际上率先提出“能量凹陷判据”锁定单纵模激光,替代 “时间缩减锁定”判据,系统强震抗失锁稳定性提高了4倍,在国家“神舟工程”中发挥关键性作用。构筑了完整的知识产权体系,相关技术成功实现了转化应用,对提升我国全固态激光核心竞争力、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 |
获得奖项 | |
该成果获201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7年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0年福建省标准贡献奖一等奖。 |
60周年重大科技成果征集表18
成果名称 |
无机-有机杂化光功能材料的设计和调控 |
项目简介 | |
该成果采用“无机-有机杂化”的结构设计理念,围绕光致变色材料、单基质白光材料和非线性光学材料三类光功能材料的开发和性能调控开展了系统研究。主要科学发现: (1)率先开展紫精类光致变色材料的原位光晶体学研究,通过揭示并不断改造变色敏感部位,最终开创了金属紫精三个光致变色材料新体系,进而发展了X射线辐射变色、光调控光/电/磁性能等多种新应用,在高影响期刊发表的原创论文数量位列国内首位、国际前十; (2)通过单基色功能基元热诱导拓宽光谱、双基色功能基元模块组装等方法设计合成了两个白光材料体系,开创了单组分白光MOF研究方向; (3)提出采用无机组份作抗激光损伤保护壳层、有机组份作非线性功能基元的无机-有机杂化结构设计策略,有效解决了有机NLO材料激光损伤阈值偏低的难题。 | |
获得奖项 | |
该成果获2013年福建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
60周年重大科技成果征集表19
60周年重大科技成果征集表20
成果名称 |
平面三角构型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的结构设计与生长 |
项目简介 | |
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是实现全固态紫外激光输出的关键材料,项目从晶体微观结构与性能关系、材料设计、晶体生长、性能与器件研究等方面入手,以平面三角配位构型为核心,拓展硼铍酸盐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体系,提出碳酸盐非线性光学晶体的新体系,成功实现紫外低吸收YAl3(BO3)4(YAB)晶体的生长及四倍频器件研制,总结结构设计规律,为解决短波紫外变频找到新的途径。成果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 |
获得奖项 | |
该成果获2016年福建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