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NG Yuansheng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所学术/学位委员会成员。1982年7月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学士;1985年9月中科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硕士;1989年3月中国科技大学理学博士;1990年9月-1992 年2月,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热力学与冶金物理化学实验室博士后。承担了国家基金项目、中英新能源合作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中科院方向性项目、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等一批重点研究课题,已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二十余名,毕业研究生大多数获资助前往国外继续深造,或进入国内科研机构和高技术企业工作。近年来,在JACS、ACS Nano、Nano Energy、APL、Acta Mater、ChemComm、JMC和Opt. Lett等国外著名刊物发表SCI论文100多篇,被他引约2000次;获发明专利授权4项。有3项工作连续入选2007、2008和2009年中国光学重要成果。 主要研究方向: 1. 面向LED/光伏等应用的光功能纳米材料; 2. 纳米光电材料的结构调控与物性研究。 招生专业: 材料物理与化学、凝聚态物理 所需生源专业背景: 凝聚态物理、材料物理与化学、物理化学
联系电话:86-591-63179438 Email: yswang@fjirsm.ac.cn LIN Hang 博士,副研究员。2005年7月和2008年3月在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分别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2011年6月在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获得工学博士学位。目前主要从事光频转换功能玻璃陶瓷的研究,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福建省面上项目和中科院光电材料化学与物理重点实验室开放项目,并作为主要成员参加过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相关研究课题。迄今,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已在Appl. Phys. Lett., Opt. Lett.,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Inorg. Chem., J. Mater. Chem. C, J. Am. Ceram. Soc. 等国外SCI刊物发表文章十余篇,H因子14。成为Opt. Mater. Express, Chem. Eng. J., J. Lumin.等多个期刊审稿人。
联系电话:86-591-63179423 Email: lingh@fjirsm.ac.cn WU Qingping 副研究员。2003年-2006年在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学习,并获得物理化学硕士学位;2007-2011年在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获得材料化学专业博士学位,并在J. Am. Chem. Soc.; Energy Environ. Sci.; J. Phys. Chem. C等期刊发表第一作者论文多篇。2012年-2014年在山西潞安太阳能公司研发中心工作,主要主持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新工艺的研究工作。目前在中科院物构所从事半导体光催化材料环境污染治理,清洁能源制备等研究工作。
联系电话:0591-63179423 E-mail: qpwu@fjirsm.ac.cn
CHENG Yao 助理研究员,于2001年及2004年获得哈尔滨理工大学的工学学士及硕士学位,接着在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攻读理学博士学位,并于2007年毕业,留组工作半年。后到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研究方向为纳米颗粒自组装和包裹(有机、无机分子)行为研究。2010年回国,在宁波吉瑞陶瓷技术有限公司任总经理,负责齿科陶瓷、先进工业陶瓷制品的生产、研发。2016年9月到物构所工作。曾经获得2010年中国(宁波)科技创业大赛企业组二等奖,2011年中国科技部科技创业大赛海创组二等奖,2013年宁波市第三批优秀留学人才奖以及2015年宁波市领军人才计划第三层次等。
联系电话:86-591-63179423 Email: chengyao@fjirsm.ac.cn
XU Ju 硕士,助理研究员。2008年获得厦门大学化学学士学位,2011年获得中科院物质结构研究所材料物理与化学硕士学位。
联系电话:86-591-63179423 Email: xuju@fjirsm.ac.cn
|
![]() |
![]() |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光电纳米材料课题组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杨桥西路155号 邮编:350002 电话:+86-0591-83705402 Group of Optic & Electronic Nanomaterials, Fujian Institure of Research on the Structure of Matter, CAS P.R. of China Tel: +86-0591-83705402 |